开国大将张云逸倡议建馆
1961年清明节前夕,原红七军军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二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的大将张云逸,带着邓小平的亲切嘱托,专程从北京来东兰韦拔群扫墓。他称赞韦拔群“对敌人斗争坚决勇敢”,“度量大,没私心”,“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服从党的决定,从不讲价钱,要人给人,要枪给枪,再大的困难自己承担”,“是个很好的同志”,“是模范共产党员”,并提议要在百色建一个纪念馆,用以陈列韦拔群等革命先烈的革命事迹,用以教育我们的后人。
“右江革命文物馆”时期 为落实张云逸的提议,百色地委、行署研究决定成立纪念馆。1961年5月,经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批准,“右江革命文物馆”成立,馆址设在红七军部旧址“粤东会馆”内,馆址结合,合二为一,文物馆负责管理文物保护单位红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的日常保护和管理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右江革命文物馆被迫闭馆。打倒“四人帮”以后,右江革命文物馆的干部职工开始着手文物馆重新开馆的各项准备工作。1977年8月17日,邓小平同志在同方毅、吴有训、刘华清、张文裕等谈话,会见并设晏款待美籍华人丁肇中教授及夫人后,百忙中亲自为红七军军部旧址题写址名:“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1978年12月11日,右江革命文物馆正式重新开馆右江革命文物馆正式重新开馆。1988年,中国红军第七军军部旧址粤东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国家教育、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解放军总政治部公布红七军军部旧址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6月,红七军军部旧址被中宣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更名“百色起义纪念馆”,迁建迎龙山 1990年初,我馆向地委、行署请求要求把“右江革命文物馆”馆名更名为“百色起义纪念馆”。1996年11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第二次视察百色,亲自题写了“百色起义纪念馆”馆名。1998年,百色起义纪念馆搬迁建工程得到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新馆舍的建设敲定,百色起义纪念馆工程奠基仪式于当年12月29日举行,经过近一年时间的艰苦奋战,百色起义纪念馆新馆舍于1999年12月11日百色起义七十周年前夕如期竣工落成。
迁建新址后,百色起义纪念馆腾飞发展,《百色风雷》陈列展览荣获国家文物局“精品奖”;纪念馆先后荣获“郑振铎—王冶秋文物保护奖”、第二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百色中国统一战线传统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