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时谈到:“我二十五岁领导了广西百色起义,建立了红七军。从那时开始干军事这一行。”
百色,是邓小平军事生涯的起点。1929年,年仅25岁的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代表来到广西,点燃了百色起义和龙州起义的火炬。广西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饮马两江、雄姿英发的“邓政委”,永远不会忘记这位时刻牵挂老区的“老共产党员”,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带领各族人民走上富裕之路的“总设计师”。
一天,邓小平听到兵工厂仿造左轮手枪成功,大为喜悦,便与韦拔群商量,要亲眼看看。
此时通信员来报:兵工厂仿造左轮手枪成功,厂长和李师傅请首长去试枪。这正合邓小平的意,心中大喜,高兴地说:“拔哥,我们就去吧!”韦拔群依了邓小平的意见,边说边要通信员快牵来两匹骏马。
红七军勉俄兵工厂遗址
这座兵工厂建于1929年10月下旬,是邓小平、张云逸把南宁兵工厂搬上右江,抵达思林时把所有设备和工人一分为二,一半运上岸后送进兰芳村建立右江兵工厂,一半运到恩隆县城平马,12月下旬用人力和马驮运到东兰,在武篆乡建成勉俄兵工厂。厂房面积1300平方米,技术人员和工人开始时全为南宁跟随来的30人,后来吸收当地赤卫军20多人参加生产。全厂发展到50多人,分为修械、造枪、制子弹、造地雷、打刀5个组。投产后,每天生产步枪1-2支、修枪10多支,翻制子弹500-1000。
思林兰芳兵工厂旧址
到靶场上,有两个赤卫队员在整理草人靶子,招展着手中的小红旗说:“靶子树立好啦!”厂长拿出两支手枪,递给邓小平和韦拔群,介绍各件的生产过程。邓小平和韦拔群不断称赞工人仿制枪弹的智慧劳动。
邓小平和韦拔群各试了三把枪,每发子弹都命中靶子。邓小平谈了关于办好兵工厂的意见,听了厂长造枪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克服困难的情况。回到工厂,厂长又带着邓小平和韦拔群到各车间去走走。
“你们辛苦了,大家好!”邓小平和韦拔群每走到工人前面,都以热情的目光和温暖的语言对待工人。“制造枪弹是很重要的工作,只有造出更多更好的枪弹,红七军消灭反动派才具备强有力的条件呐!”邓小平说:“你们生产枪弹,虽不直接杀敌,但红七军消灭敌人,也有你们一份功劳!”韦拔群说。
邓小平有时和正在生产的工人说话,有时与工间休息的工人促膝谈心,问寒问暖,有时讲革命形势,勉励工人克服困难,把生产搞好,生产更多的武器支援红七军作战,为根据地建设贡献力量,工人们深受鼓舞,干劲倍增。
红七军不断吸收新兵,扩大队伍,枪弹生产供不应求,根据红七军军部的指示,勉俄兵工厂要扩大成为几个厂。工人不足,邓小平和韦拔群指出:吸收赤卫军部分队员,专门培训。很快,在勉俄兵工厂办了一期培训班,培训技术工人50多名。
那地县苏维埃政府拉谭兵工厂外景
1930年六七月间,勉俄兵工厂分出凤山兵工厂、凌云县平乐乡那弄兵工厂、那地县巴暮区(今属凤山县)都楼村兵工厂、恩隆县羌圩乡乙圩兵工厂等。勉俄兵工厂的技术工人分配到各厂指导生产。11月,红七军离开右江根据地时,据不完全统计,勉俄兵工厂和这几个厂共制造步、手枪230多支,修理步枪80多支,翻制子弹20多万发。仿制的步、手枪和翻制的子弹质量都比较好,受到邓小平和红七军其他领导人的赞扬。
本文:选自《邓小平百色起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