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张云逸大将戎马一生,他波澜壮阔的革命和军事生涯历经辛亥革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功勋卓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立下赫赫战功,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将军衔。
其中,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百色起义,是他辉煌革命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参与领导和发动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军第七军军长,是红七军和右江革命根据地各族群众信任和爱戴的“张军长”。
抚今追昔,缅怀前辈。让我们通过阅读一系列文章,一起感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理想信念、为国为民的崇高精神,敬仰他“大海容人之量,高山仰止之德”的风范,学习他“以遂初志,而尽己责”的品格,走近被毛泽东誉为“模范的共产党员”的张云逸大将!
第二期:一生最为骄傲的
张云逸大将晚年时回忆
一生令他最为骄傲的
一是率领红七军进行的“小长征”
二是跟随毛泽东主席参加的“伟大的长征”
一次7000余里
一次25000里
在张云逸大将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征途中
这两次长征给他留下一生难忘的记忆
也见证了他为人民军队建设所建立的特殊功勋
“转战千里”
1930年,正当红七军在右江革命根据地如火如荼开展各项建设时,中共中央领导人发生了“左”倾冒险错误,并派代表到右江地区,指示红七军攻打柳州、桂林、广州等大城市。
尽管在10月2日的平马前委会议上,邓小平、张云逸等根据敌我力量悬殊的实际情况,对于红七军能否完成中央赋予进攻三大中心城市的任务表示怀疑,但前委多数主张坚决执行中央命令,离开右江革命根据地北上。11月7日,中共红七军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河池召开,大会又作出“执行中央命令,提出‘打到柳州去!’‘打到桂林去!’‘打到广州去!’的口号”的决定。
油画:《北上远征》
作者:许海涛
位于百色起义纪念馆二楼
于是,1930年11月10日,邓拔奇、张云逸、邓小平、李明瑞等率红七军军部和第十九、二十师等主力部队,告别河池人民,挥师东进宜山,踏上了北上的艰难征途。
在历时九个多月的长途跋涉中,红七军辗转五省,行军7000余里,历经大小百余仗,部队由出发时的7000多人,锐减至2000多人。其条件之险恶、斗争之英勇、牺牲之惨烈,在中央红军长征前实属罕见。
红七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转移路线示意图
作为红七军军长,张云逸在这7000余里的“小长征”途中展现出了独撑危局的雄才大略和卓越指挥才能。
1931年2月5日,在刚刚经历损失惨重的梅花之战后,红七军在抢渡乐昌河时遭强敌截击,邓小平、李明瑞率五十五团先渡河,张云逸则被迫率未渡河的军直属队和五十八团共七八百人后退30里。自此,红七军被截为两部分。
到这时,离开了根据地,现在又离开了红七军主力,摆在张云逸等红军指战员面前的只有一条路。为此,张云逸对部队进行政治动员说:“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这就是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杀出一条血路,会合朱毛红军去!这是一条生路,也是唯一的出路!”
1931年2月7日,张云逸率红七军未渡河余部在坪石渡过乐昌河。图为乐昌河。
为了把部队带到江西,张云逸于6日决定:军直的所有人把伙食担子全部丢掉,统统拿起武器,编入第五十八团,全团编为两个营六个连。莫文骅中将后来回忆道,张军长如此坚定,感动了战士。这样战斗情绪又鼓起来……伤员病员也愿随走,干部下连,降级使用,大家一条心,队伍又复活了!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张云逸率五十八团经历黄挪塘反击战、游击宁冈等,并在严塘、将军山地域指挥五十八团和湘东南独立师(亦称湘赣独立师)王震第三团截击敌第十九师一团,歼敌300余人,俘敌团长,粉碎了湘敌的追堵;之后,又率领五十八团和独立团进驻永新县,与红二十军一七五团会师。中共湘赣省委为统一指挥赣江以西的红军,决定成立河西临时总指挥部和中共河西临时总前委,任命张云逸为总指挥。为配合红一方面军的反“围剿”斗争,张云逸于4月4日指挥红五十八团、湘东南独立师、红二十军第一七五团三支红军发起永阳战斗,将国民党第七十七师二三〇旅击溃,解放了永阳镇。
4月上旬末,经历了无数艰险战斗的红七军五十五团与五十八团,终于在永新县的天河镇胜利会合了。会合后的红七军配合了河东红一方面军的第二次反“围剿”作战,取得安福之战的胜利。1931年7月,红七军历尽艰险,终于进入赣南闽西苏区与朱毛红军胜利会师,被编入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正式成为中央红军的一支劲旅。
自从红七军被分成两部分后,张云逸能够把一支小部队带到湘赣苏区,实属不易。后来,他总结了四条成功的经验:(1)“不论情况如何紧张,在每天出发以前,我都要向全体指战员讲几句话,对同志们加以勉励;并说明当天出发的目的地是哪里,如果遇到敌人包围,一定要突破包围,在什么地方集中,不要掉队。”(2)“干部深入连队中去。在行军时,有情况时指挥员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以便找方向,指挥战斗;没有情况时,则走在后面,防止掉队,我们的许多干部都是这样做的。”(3)“在行军时,我们注意了沿途休息。十里一小休,二十里一大休,这样不仅可以恢复体力,还便于掉队的同志跟上来。”(4)“我们还特别强调抓紧时间煮饭吃,这不仅解决了战士们的肚饥问题,有力气爬山过岭;更加重要的是如果当时不吃饱饭,就不能战胜敌人。”
编入中央红军后,红七军这支经得起考验的钢铁军队,在红三军团军团长彭德怀指挥下参加了中央根据地的第三次反“围剿”斗争,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红三军团长彭德怀称赞红七军是“猛如虎,精如猴”的英雄部队;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表彰红七军转战五省边的光荣业绩和在第三次反“围剿”中屡建战功,授予其“转战千里”的锦旗。
从广西兵运到百色起义,从回师右江到转战千里,把一支国民党军队改造成人民的军队,并将其带到中央军区,使之成为红一方面军的一部分,无不浸透了张云逸的心血和艰苦努力。到达中央苏区后,中革军委充分肯定了张云逸为人民军队建设所建立的特殊功勋。1933年,张云逸被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授予二等“红星奖章”,以表彰他“领导白军兵暴”的功绩,并调任中革军委副参谋长、作战局局长。
张云逸在抗战时期佩戴二等红星奖章的照片
1933年8月1日,中革军委发布命令于“八一”建军节颁发红星奖章,表彰有特殊功勋的红军指战员。
被授予一等红星奖章的是: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10人。
被授予二等红星奖章的是:陈毅、张云逸等41人。
被授予三等红星奖章的是:王震、李天佑等40多人。
“伟大的长征”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开始长征。正在广东南雄指挥游击战争的张云逸得到转移的命令后,带病率部突破国民党军的包围,随中央红军踏上了战略转移的征程。1935年1月1日,中革军委决定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苏区。
乌江是贵州的最大河流,江面宽200多米,水深流急,两岸悬崖峭壁,难以攀登,素有“乌江天险”之称。红军能否突破乌江天险,摆脱国民党军的追击,成为创建川黔边新苏区计划成败的关键。
乌江天险
根据中革军委主席朱德发出的《关于红军二师、工兵营等部队在江界河架桥受张云逸指挥问题致张云逸电》,张云逸于1月2日拂晓率工兵两连并架桥材料赶到江界河渡口。在他的领导下,红四团紧急动员,在工兵营的帮助下绑扎了60多个竹筏,并靠这些竹筏一举强渡成功,控制了乌江渡口。随后,张云逸领导工兵营官兵,不分昼夜用竹筏和门板架成了横跨乌江的浮桥,红一军团第二师主力、军委纵队和红五军团就在这座浮桥上跨过了“乌江天险”。当毛泽东走上浮桥,不由得称赞道:“真了不起,我们工兵就地取材,用竹排架成这样的桥,世界上都没有。”
强渡乌江,是遵义会议前党根据毛泽东的主张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的重要一环。后来,张云逸回忆道:“什么是大事?部队过乌江时,毛泽东指示去架桥,架桥便是大事。”
从这句简短的话语中,可见张云逸坚强的党性和高度的组织观念。在他后来的革命和建设生涯中,诸多大小事无不见证了这位“模范共产党员”始终将党的事业和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优秀品质。他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了党,党叫干什么就干什么,从不计较职位高低、进退得失。
长征途中,张云逸先后担任八军团参谋长、中央军委副参谋长兼作战局局长等职,工作任务也几经变化。东渡赤水(四渡赤水)时,他率先遣队为中央纵队的开路先锋;袭占会理城时,率军委前梯队一部及五军团留在通安殿后;夺占泸定桥后,由于长期行军作战,各部队的非战斗减员开始增多,不少官兵因生病、身体不够强壮和营养不良等原因,跟不上部队的前进速度,开始掉队。于是,在6月1日,中革军委又以张云逸率干部团的上干队组成收容队,收容军委纵队和各军团的因伤、病而落伍的人员。
从先遣变为殿后,再由殿后变为收容,张云逸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调动。中革军委决定以他来率收容队,是有着深思熟虑的:他职务高,经历丰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强,做收容工作最合适。
为做好收容工作,张云逸要求上干队的每一个人都要做好几个收容对象的思想工作,只要还有一线希望,都要鼓励他们坚定地走下去;要求医务人员想尽一切办法治疗伤员,使他们尽快恢复体力;要求大家发扬阶级友爱,团结互助。在他的领导下,这支人数越来越多的收容队于6月20日左右翻越了海拔4000多米、白雪皑皑、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的大雪山——夹金山,与军委纵队会合。被收容的落伍人员,幸存下来的大多都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栋梁和将军。
完成收容队的任务后,他又负责军委纵队的筹粮工作。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也为他后来在淮海战役中出色完成支援作战工作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这一年,张云逸已经43岁。但在艰苦的长征中,他始终以革命乐观主义的态度激励战友前进。红军过草地时,张云逸见到原红七军的云广英在艰难行进,就鼓励他说:“我们要是不参加红七军,哪里能看到这些地方呢?干革命是不能怕艰苦的,坚强的革命意志是在艰苦的斗争中锻炼出来的,正如钢铁是在几千度高温的洪炉中炼出来的一样。我们一定能完成北上抗日的使命,一定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及国民党反动派,我们的伟大理想是一定会实现的。”
1935年9月,红一、红三军及军纵队在中共中央率领下,到达哈达铺。在哈达铺,中共中央于9月22日正式宣布红一方面军主力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张云逸任副参谋长。之后,张云逸随部队翻越六盘山,于当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结束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白如冰(右一)、张云逸(右二)、叶季壮(右三)等在延安合影
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1月,张云逸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副参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