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喝就不谈。”第一次入户,醉醺醺的六叔靠在墙上,对着文秀书记说道。
“哪个讲我喝不得,”文秀一边笑着说,一边端起浑浊的玉米酒喝了整整一大碗,“你这个酒,跟别人家的还真的是不一样哦……就是有点馊味。”
“黄书记啊,你这个人哪,可以的。”六叔愿意和她说话了。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截图
“这酒,还真的是不能再喝了。”
“那就不谈了。”
第二次入户,六叔还是坚持:不喝酒、不谈话,直到文秀和支书把一面神圣的国旗交给他,把担任百坭村升旗手的任务交给他。
“人活着,总要活得有尊严一些。”
在文秀严肃的话语中,六叔颤抖着双手接过了国旗。
六叔变了。
他戒了酒,挺起胸膛、迈着正步,成为村里的升旗手;
他养蜜蜂,重新振作,靠志气和辛勤劳动走上脱贫的道路。
电视剧《大山的女儿》截图
“……扶贫要扶志、扶智,当下社会条件如此好,只要勤快,真的不会有生活不好的。”
黄文秀驻村日记
2018年8月23日,文秀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走出大山的经历让她对这句话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研究生毕业后,文秀选择回到家乡,希望为改变家乡贫穷落落的面貌尽绵薄之力。她倾情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对群众脱贫致富有着热切的期盼和信心。
但从未接触过农村工作的她,在一开始的时候遭遇了许多困难,受到很多委屈。她搞不懂为什么辛辛苦苦地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老百姓却对他们这么排斥。
于是,她去请教了在村里很有威望的老支书。老支书语重心长地对她说:“黄书记,你刚来老百姓对你还不熟悉,他们不愿意与你深聊,你也要理解他们。农村其实是一个熟人社会,老百姓跟你熟了,自然就接纳你了。”
只有扎根泥土,才能懂得人民。
用酒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就是她用来读懂村民的方法之一。
米酒,是壮家人招待客人的佳酿;喝上一碗酒,大家就成了“呗哝”,就是自家人。
文秀驻村百坭之后,为了打开工作局面,从不喝酒的她会主动带上酒找村民叙叙家常,渐渐地,大家也愿意把心里话讲给这个“自家人”听。
黄文秀先进事迹展
“今天在黄大叔家,我端起了满是茶渍的旧瓷碗,喝起了略显浑浊的玉米酒,丝毫没有觉得别扭,就像在自己的家里一样,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那么温馨。百坭的父老乡亲需要我,我更需要他们。”文秀在日记中写道。
酒帮她融入了百坭,但也让大家“触酒生情”,痛惜不已。
百坭村村部的角落里,静静地放着两坛酒,那是文秀牺牲前亲自掏钱,拜托村支书周昌战帮买的:“支书,我们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得不错,只要我们继续努力,过段时间我们就可以实现整村脱贫。到时候,我们开个小小的庆功会吧!”
酒买好了,可文秀书记再也回不来了……